膠原蛋白只存在動物身上,但是吃多了,會有膽固醇與肥胖等問題。也可以攝取脂肪含量較低的蛋白質食物,一樣能取得體內自行合成膠原蛋白的胺基酸原料。

許多人以為,多吃膠原蛋白就可以直接為身體補充膠原蛋白,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副教授蔡仁雨說,這樣的想法並不完全正確,因為食物中的膠原蛋白是由大分子組成,把它吃進腹中,也無法直接吸收,更談不上要精準的送到臉部、胸部等亟需回春的部位。

不過,這也不代表吃膠原蛋白食物就完全沒用,膠原蛋白與其他蛋白質食物一樣,經過腸胃道消化,轉變成為小分子的胺基酸型態後,便可以為身體利用,做為催化生命各種化學反應,或是修復及合成各種細胞或組織的原料,當然也包括重新組合成膠原蛋白等。

體內重組膠原蛋白

膠原蛋白只存在於動物身上,台灣人的日常飲食中有不少新鮮食材,例如豬耳朵、豬腳蹄、豬軟骨、豬皮、豬尾或牛尾、牛筋、雞爪、雞翅、雞屁股、海參、魚頭、魚皮、魚翅、魚肚等都富含膠原蛋白,咀嚼時Q勁十足,還帶有咕溜咕溜的滑嫩感,這種富含膠原蛋白食物,吃起來實在很續嘴。

現代人重視身材保養,女性們更希望維持穠纖合度,日常飲食的熱量控制便顯得特別重要,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說,動物性的膠原蛋白食材多半富含脂肪,有時補得不恰當,反而是吃進一堆熱量。而民眾若想補充體內的膠原蛋白,多樣化的攝取脂肪含量較低的魚肉、雞肉、豬肉、牛肉、牛奶、蛋、豆類等蛋白質食物,一樣可以取得體內自行合成膠原蛋白的胺基酸原料。而根據衛生福利部建議,成年人每天的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理想體重1公克左右,相當於每人每天吃3~8份的肉、魚、豆、蛋類(魚或去皮雞、鴨肉、牛肉約30克,或是豆腐1塊、無糖豆漿1杯或蛋1顆為1份)。

資料來源:常春月刊 via Yahoo! 奇摩新聞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膠原蛋白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d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