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乳房超音波 (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日前好萊塢女影星安潔莉娜裘莉因進行基因檢測,發現有家族基因恐罹患乳癌或卵巢癌,於是進行預防性切除乳房手術,使女性對於乳癌更加重視。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,醫界呼籲,包括基因檢測在內的所有乳房超音波篩檢,時程非常重要,越早篩檢出癌細胞,越早治療,治療效果越好,零期乳癌治癒率甚至可高達99%,女性千萬別輕忽!

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、放射腫瘤科主任邱仲峰表示,乳癌的基因檢測分預測型、治療型,以及預後型三大類,安潔莉娜裘莉選擇的是預測型基因檢測,透過抽血檢測BRCA1、BRCA2這兩種乳癌易感基因,預測未來罹患乳癌的機率。

建議家族中有人罹患乳癌的婦女,除可選擇基因檢測外,更應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等檢查,並縮短篩檢時程,及早掌握,及早治療,提升治療效果。

資料來源:華人健康網 via Yahoo! 奇摩新聞

文章標籤

lid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日前好萊塢女影星安潔莉娜裘莉因進行基因檢測,發現有家族基因恐罹患乳癌或卵巢癌,於是進行預防性切除乳房手術,使女性對於乳癌更加重視。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,醫界呼籲,包括基因檢測在內的所有乳房超音波篩檢,時程非常重要,越早篩檢出癌細胞,越早治療,治療效果越好,零期乳癌治癒率甚至可高達99%,女性千萬別輕忽!

台北醫學大學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、放射腫瘤科主任邱仲峰表示,乳癌的基因檢測分預測型、治療型,以及預後型三大類,安潔莉娜裘莉選擇的是預測型基因檢測,透過抽血檢測BRCA1、BRCA2這兩種乳癌易感基因,預測未來罹患乳癌的機率。

建議家族中有人罹患乳癌的婦女,除可選擇基因檢測外,更應定期接受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等檢查,並縮短篩檢時程,及早掌握,及早治療,提升治療效果。

資料來源:華人健康網 via Yahoo! 奇摩新聞

文章標籤

lid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乳房是上帝給女性最美的禮物,自青春期開始,乳房會受到荷爾蒙的刺激而長大,隨著陪伴女人開始有月經,之後懷孕、生產、哺乳、一直到停經,乳房也會產生許多不同的生理變化。衛生福利部陳瑞玲醫師表示絕大多數的女性在一生之中,或多或少都有許多程度不一的乳房疾患;例如乳房疼痛、良性的乳房腫瘤、乳頭分泌物、皮膚的溼疹潰瘍、或皮脂腺瘤等等。然而由於就醫的恐懼、資訊的缺乏、或甚至是不必要的害羞與焦慮,都增加了乳房疾患對女性的困擾。

乳癌在台灣女性癌症的十大死因中一直居於首位,而改善乳癌預後最重要的工作,即是落實乳癌篩檢。專科醫師的理學檢查、乳房超音波、及乳房攝影,即是乳癌篩檢最重要的三大防線;目前國民健康局以乳房攝影做為推廣的主要工具。

陳瑞玲醫師提醒對於45歲以上的一般女性來說,每兩年一次的乳房攝影檢查是非常必要而且也十分值得的健康投資,並且建議乳癌的高危險族群︰乳癌家族史、長期使用荷爾蒙補充劑的患者、有卵巢或子宮內膜癌病史、未曾生育或未曾哺乳、第一胎生育在30歲以後、及初經早停經者,提早於40歲以上接受乳房攝影或乳房超音波檢查。

資料來源:優活健康網 via Yahoo! 奇摩新聞 

文章標籤

lid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乳房外科蘇智銘醫師表示,乳癌是女性健康隱形殺手,在台灣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第1位,也高居亞洲第2位。但是國內女性普遍沒有自我檢查和定期乳房超音波檢查的習慣,往往造成病灶因拖延而擴大,增加治療的時間和難度。

乳癌早發現 治癒率高

乳癌發生的初期多半沒有症狀,婦女每個月要做乳房自我檢查,按壓乳房查看是否有硬塊,或不正常分泌物,但當查覺到異常腫瘤後,常常已經大於2公分,多屬癌症第2期以上了。其實乳癌如果在第0期就發現,5年存活率高達97%,就算是第1期才發現,5年存活率也有95%,所以罹患乳癌儘早接受治療,效果其實很好。

除了自我檢查,婦女朋友也應該養成定期就醫檢查的習慣,因為使用乳房超音波,或者乳房X光來檢查,可以在乳房出現硬塊或疼痛,以及不正常分泌物之前,就發現初期的乳癌,這樣治療起來療程更短,而且效果更好。

預防乳癌 從12歲開始

乳房惡性腫瘤細胞,除了侵犯乳房組織,更可能轉移到骨骼、肺、肝、腦、淋巴等部位,破壞器官功能。最常發生乳癌的部位是在乳房外上方,所以每個月生理期過後的1周可自行觸摸檢查看有無硬塊,同時可輕微擠壓乳頭看有無異常分泌物或凹陷等。

一般而言,乳腺開始發育的年齡約是12、3歲,若那時接觸過多如環境荷爾蒙等汙染物、太常吃高油脂食物等,有可能會影響乳腺發育,但因和乳癌的關聯性目前只有零星報告,還不能充分證明,所以提醒還是少碰為妙。

資料來源:華人健康網 via Yahoo! 奇摩新聞

文章標籤

lid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乳房外科蘇智銘醫師表示,乳癌是女性健康隱形殺手,在台灣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第1位,也高居亞洲第2位。但是國內女性普遍沒有自我檢查和定期乳房超音波檢查的習慣,往往造成病灶因拖延而擴大,增加治療的時間和難度。

乳癌早發現 治癒率高

乳癌發生的初期多半沒有症狀,婦女每個月要做乳房自我檢查,按壓乳房查看是否有硬塊,或不正常分泌物,但當查覺到異常腫瘤後,常常已經大於2公分,多屬癌症第2期以上了。其實乳癌如果在第0期就發現,5年存活率高達97%,就算是第1期才發現,5年存活率也有95%,所以罹患乳癌儘早接受治療,效果其實很好。

除了自我檢查,婦女朋友也應該養成定期就醫檢查的習慣,因為使用乳房超音波,或者乳房X光來檢查,可以在乳房出現硬塊或疼痛,以及不正常分泌物之前,就發現初期的乳癌,這樣治療起來療程更短,而且效果更好。

預防乳癌 從12歲開始

乳房惡性腫瘤細胞,除了侵犯乳房組織,更可能轉移到骨骼、肺、肝、腦、淋巴等部位,破壞器官功能。最常發生乳癌的部位是在乳房外上方,所以每個月生理期過後的1周可自行觸摸檢查看有無硬塊,同時可輕微擠壓乳頭看有無異常分泌物或凹陷等。

一般而言,乳腺開始發育的年齡約是12、3歲,若那時接觸過多如環境荷爾蒙等汙染物、太常吃高油脂食物等,有可能會影響乳腺發育,但因和乳癌的關聯性目前只有零星報告,還不能充分證明,所以提醒還是少碰為妙。

資料來源:華人健康網 via Yahoo! 奇摩新聞

文章標籤

lid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乳房是上帝給女性最美的禮物,自青春期開始,乳房會受到荷爾蒙的刺激而長大,隨著陪伴女人開始有月經,之後懷孕、生產、哺乳、一直到停經,乳房也會產生許多不同的生理變化。衛生福利部陳瑞玲醫師表示絕大多數的女性在一生之中,或多或少都有許多程度不一的乳房疾患;例如乳房疼痛、良性的乳房腫瘤、乳頭分泌物、皮膚的溼疹潰瘍、或皮脂腺瘤等等。然而由於就醫的恐懼、資訊的缺乏、或甚至是不必要的害羞與焦慮,都增加了乳房疾患對女性的困擾。

乳癌在台灣女性癌症的十大死因中一直居於首位,而改善乳癌預後最重要的工作,即是落實乳癌篩檢。專科醫師的理學檢查、乳房超音波、及乳房攝影,即是乳癌篩檢最重要的三大防線;目前國民健康局以乳房攝影做為推廣的主要工具。

陳瑞玲醫師提醒對於45歲以上的一般女性來說,每兩年一次的乳房攝影檢查是非常必要而且也十分值得的健康投資,並且建議乳癌的高危險族群︰乳癌家族史、長期使用荷爾蒙補充劑的患者、有卵巢或子宮內膜癌病史、未曾生育或未曾哺乳、第一胎生育在30歲以後、及初經早停經者,提早於40歲以上接受乳房攝影或乳房超音波檢查。

資料來源:優活健康網 via Yahoo! 奇摩新聞

文章標籤

lid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