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塑膠瓶 (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一般人喝完塑膠瓶裝的飲料或水後,便會瓶子丟進資源回收桶,但這舉動,在德國卻可能變成消費者損失。長居德國的YouTuber Alvis近期分享當地的生活小知識,提到塑膠瓶回收時,他透露,德國的塑膠瓶普遍有「保證金」,因此消費者必須將空的塑膠瓶扔進回收機器,才能拿回保證金,或是直接扔掉相當於「把錢丟垃圾桶」。

更多新聞: 再也聽不到的無線電!911勇衝78樓喊支援 消防員下秒遇坍塌網心碎

德國的超市普遍都設有回收機台,消費者只要將空瓶丟進回收口,便能領到保證金。(圖/翻攝「柏零不一樣 Berlin Enchanted」YouTube)

這個塑膠瓶保證金回收制度因全球環保意識抬頭,開始用有保證金的塑膠容器裝軟性飲料,以及其他產品到市場上販售,這項措施的確減少亂丟「有價值」的瓶子,普遍只要見到瓶身上有回收標誌,就代表該瓶子可被丟入回收機,而消費者也能領回保證金,而金額從0.08歐元(約新台幣2.74元)至0.25歐元(約新台幣8.56元)不等。

不少觀光客因不瞭解回收機制而隨手扔塑膠瓶,吸引不少德國人到各處搜刮空瓶。(圖/翻攝「柏零不一樣 Berlin Enchanted」YouTube)

Alvis透露普遍超市都設有回收機台,消費者只要將空瓶丟進回收口,接著再將機器輸出的收據拿到櫃台,便能領到保證金,另外他還透露,許多觀光客應不了解此機制,便將塑膠瓶隨手扔掉,因此不少當地人會帶著大型環保袋,到各大觀光景點搜刮空瓶,讓他笑稱像是「下班做兼職」,最後則提醒遊客到德國可回收空瓶,提醒「別把錢丟垃圾桶」。

來源:民視新聞網

文章標籤

lid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臺灣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呼籲民衆隨身攜帶酒精。在疫情初期酒精的消毒就已經受到人們的重視。在目前病毒變異且疫情大面積爆發的時候,如何安全使用酒精,把消滅中共病毒的威力發揮到最大,的確是當前應該關注的重點之一。

選擇酒精要正確

市售酒精常見有75%和95%兩種濃度。選購酒精時,以75%酒精爲優先,它幾乎可殺死全部的細菌及有外套膜的冠狀病毒、流感病毒,使病毒失去活性。

95%的酒精只會凝固病毒表面的蛋白質,內部仍有活性,無法殺死病毒。如若買的是95%酒精,就需要稀釋成75%再使用。可把蒸餾水或把水煮開放涼,以4:1(濃度95%酒精:清水)混合後使用。

盛裝75%酒精都可使用玻璃瓶。如果使用塑膠瓶,要選擇塑膠辨識碼爲2、5的瓶子。其餘塑膠製品盛裝可能會有融化、可能會釋出塑化劑等毒物。

首先消毒雙手不可有遺漏

正確的洗手方法是在流動水下,將雙手充分淋溼,取適量肥皂或皁液,均勻塗抹至整個手掌、手背、手指和指縫,認真揉搓雙手20秒鐘,然後沖洗乾淨。但有研究表明,人們往往會忽略指尖和手背。臺北榮總桃園分院小兒科主任顏俊宇強調說:按正確洗手的“內、外、夾、弓、大、立、腕”七字口訣,不要丟掉任何一步。在噴撒酒精消毒時,也要特別注意指尖、手背、指甲和指縫不要漏掉。

酒精消毒特別注意指尖、手背、指甲和指縫不要漏掉。(圖片:PhotoAC)

酒精洗手消毒的誤區

通常使用酒精,人們還常存在一個誤區,就是當發現手上有明顯可見的髒污,或有接觸過感染者體液,例如口水、鼻水等,也習慣性直接噴酒精了事。這些情況則是要靠洗手乳、肥皂,進行溼洗手才有效,酒精消毒就達不到水洗殺毒的作用。

尚文診所感染科醫師鄭元瑜表示,肥皂雖然無法使病毒失去活性,但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可讓大部分的病毒被沖掉,大幅度降低、甚至消除被傳染的風險。

酒精的正確使用

顏俊宇主任建議使用酒精爲手機、包包等隨身物品消毒時,“最有效的方式是:先用酒精噴灑並靜置至少15秒,讓酒精使病菌蛋白質變性,接着用抹布擦去死掉的病菌”,。

高雄消防局火災預防科股長蔡宗翰指出,先將酒精噴在抺布或紙巾上再擦拭比較安全,而且不浪費,也不容易有區塊遺漏。因爲酒精屬易燃物品,在一定空間內大範圍噴灑容易發生危險。

例如汽車消毒時,若車內高溫或有人抽菸,直接噴灑酒精就很可能引發火災。消毒時,應先打開車門保持通風,將酒精噴在紙巾上再擦拭座椅、把手。

安全使用酒精 

專家們強調:安全使用酒精的前提就是殺死病毒的同時不要使自己受到傷害。

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峯指出,酒精具刺激性,直接吸進人體可能損傷呼吸道黏膜,更不能將酒精放入霧化器。所以有人用酒精噴灑全身來消毒,是很危險的,而且極容易將酒精吸進體內。

酒精勾兌如若以塑膠瓶分裝,應選擇塑膠辨識碼爲2或5的瓶子 (圖片: pxhere)

不能對着眼睛噴:酒精不能對着眼睛噴。顏俊宇主任提醒,在爲兒童雙手消毒時,儘量要注意避開小孩的臉,如果萬一誤觸眼睛,要用生理食鹽水沖洗。對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或溼疹的小孩,不建議太頻繁用酒精消毒,酒精會讓肌膚變乾燥、受到刺激和損傷,使傷口更難癒合。建議有皮膚病的孩子溼洗手較好,並且隨後一定要擦保溼乳液。

清理周邊易燃可燃物:使用前要清理周邊易燃可燃物,勿在空氣中直接噴灑使用。使用時不要靠近熱源、避免明火,給電器表面消毒,應先關閉電源,待電器冷卻後再進行,如用酒精擦拭廚房竈臺,要先關閉火源,以免酒精揮發導致爆燃。使用時每次取用後必須立即將容器上蓋封閉,嚴禁敞開放置。

遠離火源和高溫存放:疫情期間,有人囤積許多酒精。因酒精是易燃物品,預防科股長蔡宗翰建議,別囤積過量,不要放在陽臺、要放在遠離火源的陰涼處。同時避免放在高處,如果拿取時不小心掉下來摔破,很可能發生危險。家中若有幼兒,則不能放在小孩能拿到的地方,以免造成誤食。酒精更不能放在密閉車內,因爲隨着太陽照射、車內溫度升高,容易有火災風險。

分裝使用塑膠瓶要注意:可使用玻璃瓶盛裝。如若以塑膠瓶分裝,應選擇塑膠辨識碼爲2或5的瓶子。其它編號的塑膠製品存放酒精,可能會有釋出塑化劑的疑慮。

稀釋或分裝遠離火源熱源:稀釋酒精時,下面最好準備一個盆子,來盛裝滴落的酒精。同時,環境要保持通風,避免讓酒精的蒸氣蓄積在家裏某一區域。要遠離明火,例如,附近不能有人抽菸、用打火機,並遠離廚房。專家表示,曾有民衆在廚房稀釋酒精時不慎引火燒傷。因酒精揮發性很強,酒精氣體會飄散在空氣中,即使與火源相隔1公尺,還是會燒起來。

酒精起火不能水衝:萬一使用酒精不慎起火,最好的方式是“窒息式滅火”,即在火勢尚未擴大前用溼布蓋住火苗,能最快悶熄。如果情急下沒溼布,用乾布、鍋蓋悶熄也行,“就是絕對不能拿水衝”,蔡宗翰強調。因酒精比水還輕,用水滅火會使火勢隨水流而擴散。

責任編輯:唐潔

本文章或節目經希望之聲編輯製作,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幷包含原文標題及鏈接https://www.soundofhope.org/post/467666?lang=b5。

文章標籤

lid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